简介:
襄阳大众口腔郭家平医生专注口腔颌面外科10余年,武汉大学口腔毕业,擅长颌面、创伤及畸形修复,曾任医院医师,获多项省部级医疗成果奖。
在襄阳口腔医疗圈里,郭家平医生的名字总是与"颌面外科"紧密相连。这位戴着黑框眼镜、说话温和的医生,已在口腔诊疗一线坚守了10余年。每天清晨8点,当大多数人还在通勤路上时,襄阳大众口腔门诊部的灯已早早亮起,郭医生正仔细查阅着当天的病例资料。
2000年初夏,武汉大学口腔的毕业典礼上,年轻的郭家平接过了沉甸甸的学位证书。这所被誉为"地区口腔医学摇篮"的高校,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随后的30余年里,他先后在多家医院口腔科担任要职,从住院医师到带教导师,完成了从医学生到的蜕变。
"颌面外科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领域。"郭医生常说。相比普通牙科治疗,颌面部手术往往涉及更复杂的解剖结构。一位曾接受过颌面畸形矫正的患者回忆:"郭医生术前会反复测量我的骨骼三维数据,连0.5毫米的误差都要调整。"
在襄阳大众口腔门诊部,郭医生的诊室总摆着几个特别的模型。有患者开玩笑说:"这些模型都快被郭医生摸出包浆了。"确实,从颌面切除到创伤修复,再到先天畸形矫正,这些模型见证了他处理各类复杂病例的过程。
门诊护士长提到一个细节:"郭医生有个习惯,每台手术前都要亲手检查器械摆放位置。他说颌面手术容不得半点马虎,器械位置关系到操作效率。"这种严谨作风,或许正是他能以主要参与者身份获得五项省部级成果奖的原因。
翻开郭医生的履历会发现,30余篇论文的背后,是他对行业的持续关注。但这位偏爱格子衬衫的医生从不在患者面前卖弄学术术语,"让患者听懂比显摆更重要"是他的口头禅。
有位外地来的颌面创伤患者印象深刻:"郭医生用手机绘图软件给我讲解手术方案,还标注出哪些是功能性修复,哪些是美观性修复,连我这种外行都听得明明白白。"这种化繁为简的能力,正是多年临床沉淀的体现。
在候诊区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:"你也是找郭大夫看的?""是啊,他给我老伴做的种植牙,现在啃苹果都不费劲。"这类朴实无华的反馈,比任何锦旗都更让郭医生欣慰。
曾经有位颌面术后的老人,因担心瘢痕一直戴着口罩。复查时郭医生特意准备了疤痕护理指南,还手绘了手法示意图。三个月后老人专门来门诊,件事就是摘下口罩展示情况。
如今在襄阳大众口腔,郭家平医生依然保持着每天学习1小时的习惯。办公桌玻璃板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纸条,上面写着"医之道,在明明德"——这是的院训,也是他践行了30余年的职业信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