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病不只是牙龈出血,三大早期信号千万别忽视 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丝,咬苹果留下血印子,很多人会不当回事地嘀咕一句"上火了吧"。可这些信号背后,可能藏着被低估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。作为累计接诊量超20万例的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主动就诊率不足30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里带血丝,咬苹果留下血印子,很多人会不当回事地嘀咕一句"上火了吧"。可这些信号背后,可能藏着被低估的口腔健康——牙周病。作为累计接诊量超20万例的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35岁以上人群8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但主动就诊率不足30%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呈现淡粉色,像橘子皮一样有均匀的小凹陷。当变成鲜红色、表面发亮时,说明牙龈正在发炎。用手指轻轻按压牙龈边缘,如果出现渗血,这就是牙周病早的警告信号——牙龈炎。此时牙槽骨尚未被,通过洁治和正确刷牙,完全可以逆转。
容易被忽略的是性出血。很多患者反映:"刷牙出血时轻时重,不疼不痒就没管。"其实这正是疾病进展的危险期,细菌正在牙龈沟内形成牙结石,像刀片一样持续刺激牙龈。
当口腔出现鸡蛋般的臭味,漱口也消除不了时,要警惕牙周袋形成。牙菌斑中的分解蛋白质会产生硫化物,这种口臭源于牙龈深处的感染。临床上常用牙周探针检查,健康牙龈沟深度不超过3mm,若超过这个数值就需要干预。
更的信号是牙齿松动。有人误以为是"年纪大了自然掉牙",其实这是牙槽骨被的表现。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,牙齿会逐渐移位。曾有位45岁患者以为牙齿自然脱落,检查发现骨吸收已达根尖,错失佳治疗时机。
横向拉锯式刷牙是常见误区。长期如此会导致牙龈退缩,牙根暴露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应该是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沟,小幅度颤动清洁。牙线使用率低下也是大问题,数据显示仅12%的国人定期使用牙线,而牙缝正是牙菌斑的"大本营"。
不定期洗牙的后果比想象中。即使每天认真刷牙,也会有30%的牙面清洁不到位。牙结石就像滚雪球,积累到一定体积会牙龈。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吸烟者可缩短半年。
早期治疗性价比高。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,配合抑菌漱口水,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。对于已形成牙周袋的中度病例,可采用激光辅助治疗,利用光热效应杀灭袋内细菌。骨缺损病例则需要通过引导骨再生术重建支持组织。
需要提醒的是,孕妇、糖尿病患者等群体更易患牙周病。妊娠期激素变化会使牙龈血管通透性增加,而牙周炎又可能增加早产风险,这类人群建议孕前做好口腔检查。
选择小头软毛牙刷,避免刷毛损伤牙龈。含亚锡氟化物的牙膏能抑制牙菌斑活性,但要注意牙膏只是辅助工具。牙周病学会建议的"2+2法则"很实用:每天刷牙2次,每次2分钟,每年2次检查。
饮食上要控制精制糖摄入,尤其要避免长时间含化糖果。多吃苹果、胡萝卜等需要咀嚼的蔬果,能帮助清洁牙面。研究发现,摄入足量维生素C的人群,牙龈出血概率降低34%。
定期用舌头自检牙齿是否有粗糙感,那是牙菌斑正在形成的迹象。记住:对待牙周病就像对待小火苗,越早扑灭损失越小。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一个没有出血的刷牙体验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