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周病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,牙龈出血、口臭都可能是信号。本文告诉你牙周病的自我检查方法、专业治疗手段和日常预防技巧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病发出的警告信号。据统计,我国35岁以上人群牙周病患病率高达80%,但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就医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沉默的"口腔"。
当牙菌斑长期堆积形成牙结石,细菌就会侵蚀牙龈组织。就像树根周围的泥土流失,牙齿会逐渐失去支撑。从牙龈炎发展到牙周炎一般需要2-3年,但很多人在这期间毫无察觉。
阶段 | 表现 | 治疗难度 |
---|---|---|
牙龈炎 | 牙龈红肿出血 | ★☆☆☆☆ |
早期牙周炎 | 牙周袋形成 | ★★☆☆☆ |
中期牙周炎 | 牙齿轻微松动 | ★★★☆☆ |
晚期牙周炎 | 咀嚼困难/牙齿脱落 | ★★★★★ |
如果已经出现症状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:
注意:重度牙周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,越早干预越好。
用巴氏刷牙法,每次少2分钟,电动牙刷更好
每天少一次,清理牙刷够不到的牙缝
每年1-2次清洁,预防牙结石堆积
烟草会加速牙槽骨吸收
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
这是误解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清除了原本填满牙缝的牙结石。不洗牙反而会让牙缝因炎症越来越大。
已经萎缩的牙龈很难完全,但通过治疗可以控制不再继续恶化。轻度萎缩可通过膜龈手术改善。
记住:牙周病预防大于治疗。下次刷牙出血时,别再用"上火"自我安慰,这可能是一口好牙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定期口腔检查的花费,远比后期治疗便宜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