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牙齿矫正怎么选?正畸科医生4大常见问题 每次照镜子觉得牙齿不整齐,想矫正又拿不定主意?作为从业10年的正畸医生,我发现90%的患者都卡在同样的困惑上。今天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说说关于牙齿矫正那些事儿。 一、矫正牙齿到底有没有年龄限制? 先说个真实:上周接诊的42岁企业高管先生,一直以为矫正只适合
每次照镜子觉得牙齿不整齐,想矫正又拿不定主意?作为从业10年的正畸医生,我发现90%的患者都卡在同样的困惑上。今天就用直白的大白话,说说关于牙齿矫正那些事儿。
先说个真实:上周接诊的42岁企业高管先生,一直以为矫正只适合青少年。其实牙齿的原理是用牙槽骨改建实现的,只要牙周健康,70岁都能做。目前临床上成年患者占比超过60%,小接诊过8岁乳牙期孩子,大做过68岁退休教师。
青少年11-14岁确实是黄金期,骨头改建快,矫正时间短。但成年人配合度更高,反而更稳定。差别主要在方案设计上,往往需要配合骨钉等辅助手段。
经常有患者举着明星照片问:"能做这种看不出来的吗?"目前主流就分两大类:
1. 传统金属托槽:矫正力度大,适合复杂病例,价格1.5-3万。现在有陶瓷托槽,远看不太明显。
2. 隐形矫正器:透明牙套可拆卸,价格3-6万。但对自律性要求高,每天要戴满22小时。上周有个大学生因为总忘记戴,疗程延长了半年。
具体选哪种要看咬合情况。比如地包天患者,医生可能更推荐金属自锁托槽。
这是个经典误会。上周20岁的李小姐就是因为怕拔牙,耽误了3年才来就诊。实际上约40%病例不需要拔牙,现在有推磨牙向后、片切等替代方案。要不要拔关键看两点:
• 牙槽骨空间够不够(拍片测量就知道)
• 侧面嘴凸程度(叫法是凸面型)
真要拔牙也别慌,现在都是微创拔牙,我们正畸科都配有麻醉仪。
这是被问多的担忧。其实规范操作下,矫正不会导致牙齿松动。是这样的:
牙齿本来就有0.2mm生理动度,矫正期间感觉变松是正常现象。就像搬家时家具要暂时挪动,后都会固定在新位置。完成矫正后,牙齿会通过牙周膜重新长牢固。
但要注意!如果找非正规机构,用力过猛确实可能伤牙根。所以一定要认准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和《医师执业证书》,现在卫健委官网都能查。
见过太多人因为各种顾虑拖延矫正,后花更多钱做修复治疗。牙齿问题就像小树苗长歪,越早干预越简单。建议可以先拍个全景片,很多医院都有19.9元的初诊检查,了解清楚自己的情况再做决定。
后说个冷知识:正规正畸治疗是受《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》监管的,属于医疗行为。所以别信那些"7天快速矫正"的,牙齿每天多1毫米,这是科学不是玄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