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介:
拔牙前必读:了解这些让你不再害怕牙医椅 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就是紧张。牙钻的声音、器械的冰冷触感,甚是想象中的疼痛,都可能让人望而却步。但实际上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变得轻松许多。如果你正面临拔牙的需求,或是单纯想了解相关知识,这篇文章将为你解答常见疑问,帮你做好心理和实际准备。 什么
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就是紧张。牙钻的声音、器械的冰冷触感,甚是想象中的疼痛,都可能让人望而却步。但实际上,现代牙科技术已经让拔牙变得轻松许多。如果你正面临拔牙的需求,或是单纯想了解相关知识,这篇文章将为你解答常见疑问,帮你做好心理和实际准备。
并非所有牙齿问题都需要拔牙,但以下几种情况通常需要医生评估后决定:
1. 龋齿或牙周病:当牙齿损坏到无法通过补牙或根管治疗修复时,拔牙可能是选择。牙周病导致牙齿松动时,也可能需要拔除。
2. 智齿问题:阻生智齿(长歪或卡住的智齿)容易引发疼痛、感染,甚影响邻牙健康,医生往往会建议拔除。
3. 正畸需要:牙齿拥挤时,可能需要拔掉1-2颗牙齿来腾出空间,确保矫正。
拔牙虽是小手术,但提前准备能降低风险:
1. 告知健康状况:如果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慢性病,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药物(如阿司匹林),务必提前告知医生。
2. 避免空腹或饱腹:空腹可能引发低血糖,而吃太饱容易在躺下时不适。建议术前1小时少量进食。
3. 放松心态:紧张可能让疼痛感更明显。听听音乐、深呼吸,或提前与医生沟通麻醉方案,都能缓解焦虑。
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实际上,现代麻醉技术能让拔牙过程基本。医生会先在牙龈周围注射局部麻醉药,你可能只感到轻微扎针感,随后口腔会逐渐麻木。术中如果仍有疼痛,可以举手示意医生补麻药。复杂拔牙(如阻生智齿)可能需要更长时间,但疼痛感是可控的。
术后护理直接影响速度,重点注意以下几点:
1. 止血:咬住医生给的棉球30-40分钟,不要频繁吐口水或舔伤口,避免血凝块。
2. 冰敷消肿:术后24小时内,可以用冰袋间断敷脸颊,每次15分钟,减轻肿胀。
3. 饮食调整: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流质(如粥、豆浆),避免辛辣、过热或坚硬食物。24小时内不要用吸管,以免用力导致出血。
4. 口腔清洁:24小时后可轻轻漱口(用温水或医生开的漱口水),但避免直接冲刷伤口。刷牙时避开拔牙区。

多数人拔牙后3-5天逐渐,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需尽快就医:
- 剧烈疼痛且止痛药无效 - 术后48小时仍大量出血 - 发热或伤口有异味 - 面部肿胀持续加重

误区1:拔智齿会瘦脸 脸型由颌骨决定,拔牙不会改变骨骼。有些人觉得脸瘦了,其实是因为术后饮食清淡导致的短暂水肿消退。
误区2:拔牙后必须吃抗生素 简单拔牙通常不需要,但复杂手术或免疫力较低者可能需要预防性用药,需遵医嘱。
误区3:拔牙很伤身体 健康成年人拔牙后,身体会自然修复。只要护理得当,一般1-2周伤口就能愈合。
选择的医生、做好术前沟通和术后护理,拔牙完全可以完成。如果你的牙齿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,及时治疗才是对健康负责。记住,短暂的 discomfort(不适)是为了长久的健康,不需要过度焦虑。
如果还有其他疑问,建议直接你的牙科医生,他们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